(摘錄)
風起南海,潮涌珠江。橫琴,這個流傳著“仙琴傳說”的美麗島嶼,面積是澳門的3倍。作為廣東省珠海市146個海島中最大的一個,它與澳門最近處僅187米,地理位置獨特,為澳門提供了經濟和產業縱深拓展的空間。
短短十來年時間,橫琴從鄉野邊島,變成高樓林立、車路通達的活力新城。目前,橫琴GDP和固定資產投資分別比2009年大幅增長142倍、18倍。島內“五橫三縱”主干路網基本建成,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等發展欣欣向榮。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橫琴方案”)發布近兩個月來,這個開發熱島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展現新的勃勃生機。
記者了解到,目前,橫琴合作區管委會、執委會,以及省委橫琴工委、省政府橫琴辦的領導班子成員已正式就職,執委會下設行政事務局、法律事務局等9個局已任命代理局長,粵澳雙方首批工作人員全部到崗。
“政府一站式服務運作無縫對接,效率很高,大家可以安心在橫琴大展宏圖啦!”9月17日15時,澳門東西匯(橫琴)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志達領到了橫琴合作區成立后發出的第一張施工許可證,一身輕松。
就在這天前,馬志達還擔心,合作區管理機構剛剛組建,會不會影響發證進度?“萬一拿不到許可證,不僅影響整個工程的進度,還會影響后續招商、談合作。”
其實,橫琴方案早就明確,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平開放的新體系,支持合作區以清單式申請授權方式,在經濟管理、營商環境、市場監管等重點領域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根據這一要求,“兩證一書”極簡報建模式、試點港澳工程管理模式等應運而生,助力港澳投資項目早動工、早投產、早收益。
目前,成立不久的合作區,已拿出一張引人注目的成績單:首筆土地增值稅項1.03億元順利繳庫,澳門納稅人享受內地與澳門關于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安排,減免稅收1.1億元,稅務部門為港澳納稅人辦理線上線下業務5000多宗,區內銀行落地首筆10億元賬戶融資業務,“跨境理財通”首批試點業務落地,注冊澳資企業累計超4600家,粵澳合作產業園25個項目全部開工建設……
“希望能用新的管理體制開發建設好合作區,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創造條件,讓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注入新動能。”橫琴合作區執委會主任李偉農說。
粵澳“共建”
服務澳門產業多元化
10月11日,“2021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結果公布,澳門分子態項目“澳門(橫琴)現代中藥先進制造示范基地”獲得亞軍。
這一落地橫琴的項目,能讓植物在低溫下實現活性分子定向分離提取,有助于展開天然植物(中藥)研發與精深加工。在基地的“智慧工廠”中,整個生產過程都實現自動化,是個真正的“無人工廠”。
為呼應澳門產業多元化轉型的迫切需求,橫琴方案“點名”發展四大類“新產業”: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以及現代金融產業。
公眾號